“美欧投资安全审查制度演进与影响”学术报告会顺利召开

发布者:杨慧倩发布时间:2025-10-22浏览次数:10

20251021日(周二)的全体会议上,胡德勤助理研究员做了题为《美欧投资安全审查制度演进与影响》的主题报告,回顾了美欧投资审查制度的历史发展沿革和治理机制。

报告主要介绍了三代投资安全审查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和新阶段的主要特征,首先在1.0版本当中美国成立了跨部门的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颁布了《埃克森-弗洛里奥修正案》,授权总统审查可能威胁国家安全的外国投资,标志着美国开始通过法律手段对外资实施国家安全审查。

其次,在2.0版本当中法定化了CFIUS的职权,全面强化制度和程序,设立《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FINSA),国家安全概念扩展至包括关键技术、关键基础设施、能源网络安全等在内的11项因素,并引起了加拿大、法国、俄罗斯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广泛效仿。

再次,在3.0版本中又呈现出收紧的新特征,包括突破传统属地原则进行域外管辖,控制门槛降低,投资形式并购、绿地投资、资产收购等各类直接间接投资形式全覆盖,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新兴技术与关键领域的纳入以及刑事处罚的引进等。

最后,从2021年起又进入了对外投资审查兴起的新阶段,中美等大国技术竞争加入,美国和欧盟纷纷启动新一轮立法和风险评估,从单项审查向双向审查演变。2023年美国呈现出行政先行的特征,美国政府利用立法授权,通过签署行政令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欧盟则明确提出经济安全战略,并在接下来两年中推出对外投资白皮书以及具体的建议文件。值得注意的是,美欧审查升级对中国存在境外投资受阻的影响,包括投资增速放缓、控制权受限以及受到长臂管辖困境等问题,同时对美欧市场投资受到严峻挑战,投资流量始终处于低位。

此外,报告还探讨了“非正式治理”的概念与意义。对内方面,这一概念主要指专业经营网络,包括非正式咨询、环节协议以及灵活性等。对外方面,这一概念主要指投资审查联盟,比如设立白名单与优惠,设立敏感合作条件以及将投资审查作为政治工具分化对待不同国家投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