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行《探讨“后危机时代”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策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7-28浏览次数:30

内容摘要:金融危机后,全球范围内的结构调整、产业优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服务贸易已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本文是基于对中国服务贸易与中国发展服务业的关系研究探讨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本文首先从考察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国际比较分析,找出目前中国服务业的差距与发展滞后的原因;然后,在此分析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阐述了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思路:第一,本文认为一国的服务贸易是其服务业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故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服务贸易的竞争能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重心在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因为服务业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作为现代服务业精髓的生产性服务业上,它将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第二,本文认为中国要发展服务贸易,不能仅仅关注服务贸易的总量变化,更要重视服务贸易的结构调整,增加高附加值产业所占的比例。金融服务业占据服务业金字塔的顶层位置,是当今发达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产业国际转移的重点领域。鉴于中国金融服务业发展较为落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就是放宽金融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通过外资引入带动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提升中国服务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服务业更好地“走出去”。第三,本文认为在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尤其在服务贸易发展的初期,政府行为的有效介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起到保护新生、促进成长、形成优势的重要作用。为此,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保障是配套的政策扶持以及相关的人才建设。最后,本文强调推进服务贸易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提升中国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服务贸易市场的对外开放,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作者:孙立行(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