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夫金论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7-28浏览次数:100

 

在部门经济所2013年3月24日举办的世界中国学论坛的专题分会上,著名经济学家、“第三次工业革命”概念的创立者杰里米·里夫金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意义与价值,做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现将其主要观点梳理如下:

 

一、里夫金所理解的中国元素

 

1.传统的系统思维与整体观念有助于中国理解、融入和推进第三次工业革命。

里夫金认为,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在新信息通讯系统和新能源使用系统结合之际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是一样,其核心在于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结合并构建一种系统性、开放式、网络化的强大基础设施。他强调,在这个过程中,具有系统思维和与整体观念最为重要,如奥巴马也希望发展绿色能源和环保能源,在方向选择上是正确的,但在具体实践上却很有失误,他以数以百亿美元的投资,在一个州做电池工厂,在另外一个州做电动汽车工厂,两者没有联系,是单独隔离的,没有整体设计的观念。

然而,作为古老的水利文明国家,中国与两河文明、埃及文明等相似,曾经发展了复杂的水利灌溉系统,有一些非常集中化的能源管理体系。这种早期的文明模式培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系统思维与整体观念,对中国突破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经济模式、理解与接受第三次工业革命非常有益。

 

2.东方文明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思想可能会有一个新的机会在世界发挥它的光芒。

里夫金说,在理解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时,东西方有很大不同,西方的亚伯拉罕觉得自己是受到了上帝的考验,要在地球上接受苦难;儒家和一些新儒家的思想,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实际上是相互依存的。

另外,东方的佛教,他们也觉得人和自然是不能分开的,是一个共同体。在这种思想观念差异下,西方理念更多的是关于物资资本控制和管理之类,中国则强调对自然的贡献、强调与和自然体系的和谐共存,特别是最近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基于一系列的科学原则,给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里夫金认为,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和他提倡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非常类似,都是倡导更为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并希望自己国家的政府也能够有类似的认识。

他还谈到,如果在今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能够进一步融合儒家思想,可能会让这个学说有一个新的机会在世界发挥它的光芒,因为这个世界需要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3.注重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和文化”具有推进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全球协作的现代意义。

里夫金谈到,第三次工业革命代表着协作的时代,必须打造一个协作时代或者新纪元。他认为,我们需要对一个共同的生物圈形成共识,全球化的跨国公司、包括政策制定者必须走在一起,突破地缘政治的局限,打造一个共同的社区。要把这个世界连接到智能社会、智能社区当中,每一个人必须更有协作精神、有一种共享的精神,才能够使共同协作化的智能社会实现互联。

中国传统的和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对增强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和谐共处、形成共同体意识很有实践价值。

 

4. 亚洲和中国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个人责任感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精神要求一脉相承。

他认为,自启蒙时代后欧美国家就信奉个人主义,深信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而亚洲人则仍然抱持一定的集体主义信念,认为个人是整体的一部分,中国也是一个有集体主义传统的社会,中国的商业和教育传统模式中都带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色彩。而第三次工业革命要求每个人既是有能力、有企业精神的个体,又可以合作形成合力,并回报给整体,这是互联网的精神本质,似乎也与亚洲的传统哲学一脉相承。

另外,这种集体主义强调整体观中的个人责任,能够有力推进更好的合作。他举例说,比如有个12岁或者14岁的小孩,他会问,你在刮胡子的时候为什么水还开着。也就是说,我们任何时间做的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些更广泛的影响,也许是对其他地方的生态系统,所以我们必须要协同合作,但只有认识到个人的一些责任,才能够更好的推进合作。

 

二、进一步的讨论

 

与会众多专家就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中国实践,如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力、怎样参与全球协作才能够在接下来20年里面让第三次工业革命变为现实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更加强调互联、共存,所以中国在发挥本土文明优势的同时,也要有跨界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例如:

 

1.中国加入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培育创新文化,特别是协同创新。

有专家认为,创新只是放到一个创业园或者一个孵化园区是不行的,我们要打造一种创新的文化,需要创新的领导力,其中包括更高的参与和变革管理。还有专家谈到,创新需要协作,如欧洲的德国与法国,他们的大企业与小企业的适度分工构建创新体系,大企业比如西门子负责重大的技术进步,中小企业则保持与它配套的产品的多样性,通过市场竞争保持创新活力,形成产业的发展动力,总体重心是共同协作的创新。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逐渐实现,分散式扁平化布局、满天星斗式的创新体系,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2.建设地球美好家园的一些有效机制、共同技术等,需要在制度安排和设计有一个共同分享。

有专家谈到,里夫金从传统化学能源对水、空气、物种、气侯等一系列的影响出发,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念,但是在这个框架里,缺少了一个环节,那就是每一次工业革命以后都会带来一个新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以保证这次工业革命能够推进,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今后发展构建一个框架。现在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涉及到这方面一些技术,不仅仅是待价而沽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垄断利润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上没有很好的制度设计安排,可以会延缓整个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