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鹏《模块化:经济分析新视角》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7-28浏览次数:694

                                  

内容提要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在没有对既定理论有着全面和准确理解的时候,就急于用其来指导现实运行,将是盲目和草率的。也正是因此,《模块化:经济分析新视角》将模块化看做一个经济分析的视角,研究的重点立足在理论层面上,而对于模块化原理在经济发展实践中具体的应用性问题,将在其后的研究中再专门论述。在《模块化:经济分析新视角》中,笔者试图沿着“买方价值重构——生产设计机理——组织结构演化——产业标准转换——集群模块化——经济系统演进”六个逻辑层次,将模块化理论贯穿其间,使这些看似散乱的问题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也尝试运用模块化的基本原理对计算机产业、汽车产业等产业展开案例研究。

本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前言

第一章 模块化理论研究综述

一提出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三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四模块化理论的研究意义

五模块化理论的局限

 

第二章 模块与模块化

一模块理论的起源

二模块理论的形成动因

三模块与模块化系统

四模块化的分解与集中

 

第三章 模块化操作符

一基本内容

二分割

三替代

四排除

五扩展

六归纳

七移植

 

第四章 模块化与经济发展

一模块化与产业结构变革

二模块化与持续创新

三模块化与产业组织演化

四模块化战略设计

附录模块化与IBM360系统的诞生

 

第五章 模块化操作与模块时代的经济学架构

一提出问题

二模块化操作与模块时代

三模块时代的经济特征

四模块时代的发展观

五模块时代的经济学架构

 

第六章 模块化视角下的买方价值重构

一提出问题

二买方价值的测试及其结构

三买方价值的模块化分割

四买方价值系统的价值模块转移

五小结

 

第七章 模块化视角下的生产设计机理

一提出问题

二产品模块化生产的动因

三产品模块化设计的机理

四模块化生产设计的系统创新

五小结

 

第八章 模块化视角下的企业形态与运作绩效

一提出问题

二企业模块化形成的动因与机理

三企业模块化的边界

四企业模块化的经济绩效

五小结

 

第九章 模块化视角下的组织创新与柔性

一提出问题

二组织结构的划分及其演进

三组织结构演进中的创新机制

四模块化与网络型组织的创新

五模块化与组织柔性

六小结

 

第十章 模块化视角下的产业组织及其范式22

一提出问题

二传统产业组织的困惑

三基于价值链与模块化理论的拓展

四产业组织范式修正与补充

五小结

 

第十一章 模块化视角下的产业标准整合

一提出问题

二产业标准化的内涵及其作用

三模块化与产业标准化

四功能标准与技术标准的比较

五小结

 

第十二章 模块化视角下的产业集群进化与特征

一提出问题

二模块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其特征

三模块化产业集群的抗风险性

四模块化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五小结

 

第十三章 模块化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网络化

一提出问题

二模块化产业集群网络的形成及其架构

三模块化集群网络的运作机制

四模块化集群网络的价值演化路径

五模块化集群网络的价值整合

六小结

 

第十四章 模块化视角下的经济系统演进

一提出问题

二分工与模块化的关系

三分工结构与模块化结构

四模块化结构与经济系统演进

五小结

 

第十五章 案例分析:汽车产业模块化

一提出问题

二开发设计的模块化

三生产组装的模块化

四组织结构的模块化

五小结

 

第十六章 案例分析:计算机产业模块化

一提出问题

二计算机模块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三计算机构成的模块化

四组织结构的模块化

五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胡晓鹏,男,1975年生于河南开封。祖籍山东济南。上海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