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世界经济将走向全球化,还是逆全球化?随着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这个问题在经济界的热度持续上升。上海社科院给出的答案是,在全球化中寻找再平衡。今天下午,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组发布《2017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报告预测2017年全球经济走势时,提出“在全球化中寻找再平衡”这个全新概念。
报告指出,2016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亟待加强全球经济治理,但是英国脱欧、特朗普提出“美国优先”,让世界经济全球化陷入了迷途。尤其需要注意的是,2017年美国货币政策将持续收紧,这或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冲击,引起美国乃至全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美联储加息意味着美联储结束七年近零利率后,全球将要进入2004年以来首个货币紧缩周期,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大,或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平稳复苏。
在美元加息的影响下,美国软弱的复苏与欧洲显得更弱的经济回暖,将为金融市场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美元持续升值将导致资金持续从新兴市场撤出,汇率普遍贬值,加剧新兴市场的金融市场波动。
但这其中最大的变数或许是不久后即将上任的特朗普。他反对美联储低利率政策,但又表示低利率可以促进投资的发展,利于降低基建投资的融资成本。特朗普在货币政策上的反复都将给疲弱复苏的美国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美国战略收缩、欧洲自顾不暇、日本经济深陷紧缩困局,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新力量、新方案引领全球经济迈向新阶段。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也需要中国方案。
此前,G20杭州峰会制定签署了创纪录的29项协议和行动计划,为深化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东方智慧和中国方案。此外,还有“一带一路”倡议、亚太自由贸易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等等,也是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认为,在逆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方案将引领全球治理,走出在全球化中寻找再平衡的新路。
报告预测,新兴经济体将成为支撑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中国、印度和印尼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大,内需空间充足,且处于经济发展的追赶期,还将进一步释放潜力,虽然短期内增长将有所放缓,但尚能维持稳步增长趋势。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回暖,以及美俄关系改善、巴西国内局势稳定等影响,俄罗斯、巴西等资源型新兴经济体,有望扭转衰退局势。
来源:《东方网》2017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