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经济仍将维持低增长、弱复苏态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2017年和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3.18%和3.24%,增速仍旧缓慢,尚难达到2008年前10年的平均增速——今天,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7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作出了这样的预测。
报告认为,2017年全球经济仍将维持低增长、弱复苏态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短期看,全球经济增长已陷入“大衰退-低增长-低利率-低物价-低回报-低投资”,以及由此产生的“低增长-低收入-低消费”的“自我低增长循环陷阱”。长期看,全球经济增长实质上已进入上一轮长周期的衰退阶段,未来可能还有15至20年的衰退期。
2017年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减弱,不确定性增多。在特朗普新政刺激下,美国经济短期内可能迎来轻微向好的增长预期,但中长期面临诸多未知因素掣肘,难有强劲复苏势头。受英国退欧的负面冲击和示范效应,欧元区凝聚力持续衰退,经济面临失速风险。日本经济仍将深陷收缩困局,低迷增长将延续。新兴经济体仍将是支撑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但尚难实现强劲、可持续增长,仍有风险尚未释放。中国、印度和印尼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大,内需空间充足,且处于经济发展的追赶期,还将进一步释放潜力,虽然短期内增长将有所放缓,但尚能维持稳步增长趋势。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东亚的韩国,拉美的阿根廷、墨西哥等,外债规模庞大、偿债能力降低且比较依赖外需,2017年将面临较为严重的经济增长困境。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回暖,以及美俄关系改善、巴西国内局势稳定等影响,俄罗斯、巴西等资源型新兴经济体,有望扭转衰退局势。报告预计,2017年和2018年全球22个新兴经济体总体增长率将分别为4.72%和5.01%。
从金融、贸易、投资三大领域来看,受美国新总统上任及美元加息等因素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短期内将仍有动荡和不确定性,尤其新兴市场国家将再度面临货币贬值风险和资本外流隐忧。而世界贸易回暖仍然缺乏有力支撑,增速将依旧缓慢。虽然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或将带来部分需求回暖,但幅度料将有限,全球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的状况发生逆转的可能性不大。全球投资则将因美元走强、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整体复苏进程受阻。但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兴起,可能带动全球投资逐步回升。另外,杭州G20峰会有力推动了全球高效金融治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话语权,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来源:《光明网》2017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