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今天在沪正式发布《2016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指出,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艰难且分化加剧,明年可能触发新一轮的经济和金融风险。
课题组负责人、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权衡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2015年的全球经济增长并不如年初全球各机构预测的那般乐观,受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和高债务“三低一高”的困扰,全球经济增长在跌宕起伏中曲折前行,经济复苏依然十分脆弱和不稳,总体上仍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复苏和调整阶段。
展望即将到来的2016年,全球经济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复苏依旧难言乐观,分化加剧成为趋势。其中,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大宗商品价格低位波动、地缘政治摩擦升级、暴恐袭击阴霾笼罩等都将成为制约经济企稳复苏的重要因素。这种疲弱、分化的增长态势将加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报告预测,2015-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3.00%、3.24%和3.43%,相较去年均有所下调。
报告分析认为,随着美国加息靴子的正式落地,全球金融周期进入不同步阶段,“全球皆松,唯美独紧”的货币政策分化局面将成为威胁今后两年金融稳定的风险源,并与世界经济的“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和高负债”相互交织,促使全球资本流动呈现急速流出。经济基本面脆弱的新兴经济体,尤其是那些对外资依赖较大、经常项目逆差严重、财政和外贸双赤字、海外债务规模高且资本市场开放度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信贷增长下降和偿债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金融市场将再次动荡,或将再次上演2013年时那种具有破坏性的“缩减恐慌”,甚至爆发新一轮流动性危机。
报告提出,世界经济再平衡或许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未来,再平衡需要有新结构、新动力和新规则的支撑和引领。根据该报告的分析,世界经济已经告别上一轮增长周期,将进入下一个增长周期,正在走向具有“新增长、新结构、新动力、新治理、新规则、新目标”等新内容的“新常态”阶段。世界经济“新常态”既包含世界经济本身的“新常态”,也包含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更包含中美经济的“新常态”。世界经济新常态将助力全球经济实现包容性的增长。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课题组负责人、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权衡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2015年的全球经济增长并不如年初全球各机构预测的那般乐观,受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和高债务“三低一高”的困扰,全球经济增长在跌宕起伏中曲折前行,经济复苏依然十分脆弱和不稳,总体上仍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复苏和调整阶段。
展望即将到来的2016年,全球经济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复苏依旧难言乐观,分化加剧成为趋势。其中,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大宗商品价格低位波动、地缘政治摩擦升级、暴恐袭击阴霾笼罩等都将成为制约经济企稳复苏的重要因素。这种疲弱、分化的增长态势将加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报告预测,2015-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3.00%、3.24%和3.43%,相较去年均有所下调。
报告分析认为,随着美国加息靴子的正式落地,全球金融周期进入不同步阶段,“全球皆松,唯美独紧”的货币政策分化局面将成为威胁今后两年金融稳定的风险源,并与世界经济的“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和高负债”相互交织,促使全球资本流动呈现急速流出。经济基本面脆弱的新兴经济体,尤其是那些对外资依赖较大、经常项目逆差严重、财政和外贸双赤字、海外债务规模高且资本市场开放度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信贷增长下降和偿债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金融市场将再次动荡,或将再次上演2013年时那种具有破坏性的“缩减恐慌”,甚至爆发新一轮流动性危机。
报告提出,世界经济再平衡或许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未来,再平衡需要有新结构、新动力和新规则的支撑和引领。根据该报告的分析,世界经济已经告别上一轮增长周期,将进入下一个增长周期,正在走向具有“新增长、新结构、新动力、新治理、新规则、新目标”等新内容的“新常态”阶段。世界经济“新常态”既包含世界经济本身的“新常态”,也包含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更包含中美经济的“新常态”。世界经济新常态将助力全球经济实现包容性的增长。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