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央银行7日宣布将主要再融资利率降低25个基点至0.25%,将隔夜贷款利率降低25个基点至0.75%,同时维持零隔夜存款利率不变,欧元区主要利率均为历史最低水平。在欧洲中央银行决定下调利率之前,刚刚公布的欧元区10月份通货膨胀率也从9月份的1.1%下降至0.7%,这与欧洲央行的控制目标2%相去甚远,通货紧缩的危险再次显现,因此市场普遍预期欧洲中央银行将会通过其长期再贷款渠道向经济体注资,但利率下调却有点超出市场预期。
欧洲央行下调利率的原因很明确,就是要让欧元区经济迅速走出衰退的泥潭。2013年第三季度以来,欧元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一些曙光,据欧盟的预测,整个欧盟2013年走出负增长,2014年将开始恢复增长。但是,欧元区的情况仍旧不妙,2013年会有0.4%的负增长,反映经济复苏最直接的数据失业率的指标9月份没有下降,仍维持在12.2%的高位。很多国家失业率不降反升,这说明经济复苏乏力,走出衰退还没有成为现实。最新的10月份通胀数据又出现下跌,欧洲中央银行采取降息措施也就不足为怪了。
外部环境也促使欧洲中央银行采取比较激进的措施。在美联储表示要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后,美元对欧元的汇率一路走高,欧元汇率下跌对于欧洲出口有利,能够给欧洲经济复苏带来有利影响。但是美国经济复苏的速度没有如人们预料的那样强劲,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的时间表和退出的力度都成为市场重新评估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欧元兑美元(1.3393, -0.0012, -0.09%)的汇率开始反弹。而此前法国和一些欧洲国家政府觉得欧元汇率太高影响欧洲复苏,这个因素对于欧洲央行降低利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欧元利率下降将阻止欧元上升,而疲软的欧元是欧洲央行乐意见到的。
欧洲央行在经历了欧债危机的冲击后改变了以往被动和单一目标的行为方式,现在欧元区和欧盟经济增长已经成为欧洲央行货币政策重要的考量因素。美联储的榜样对欧洲中央银行也有重要的影响,尽管受制度和机构的限制,欧洲央行不能采取美联储那样明目张胆的扩张政策,但是充分运用现有政策手段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欧洲央行的降息对于全球金融市场而言具有重要的对冲和平衡作用。因为自今年第二季度以来,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的预期一直主导金融市场的活动,资金从新兴市场国家开始流出,美元资产价格被高估,美元汇率一直比较坚挺。而现在欧洲央行的降息一方面提醒市场复苏还没有成为趋势,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可能为时过早,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美联储可能减少购买政府债券而减少的流动性。因此,这对于欧洲股市和全球股市应该是利好消息。
欧洲央行降息还可能延迟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的时间,使美联储从更广的视角审视其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欧洲央行降息的影响比较复杂。一方面可以使前一阶段纷纷从新兴市场撤出资金的趋势得到缓解,有利于印度、巴西、南非等国稳定金融市场。另一方面,欧洲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美联储的宽松政策一样会释放出更多的流动性,使一些国家面临资金流入的压力,资产泡沫扩张的风险又会冒头。对于一些已经有通胀压力的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治理通胀的代价可能更高。
不过总体看,上述影响的程度会比较温和,因为欧元毕竟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规模也远不如美元。可以预见,欧洲央行降低利率对国际金融市场带来的影响将是比较短期的,市场调整后会很快达到新的均衡状态。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