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研究所召开2013年务虚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1-22浏览次数:78

201311415日,世经所召开2013年务虚会。会议由张幼文所长和徐明棋副所长主持,主要围绕“如何认识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形势”、“根据十八大精神当前世界经济研究的方向与重点是什么”、“在新的一年中本研究室及个人的研究重点和目标”、“为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和智库建设,本所在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上应作什么改进”等四个主题展开发言讨论。全体职工参加了会议并畅所欲言,不仅对社会科学的整体发展做出了展望,对个人的研究做出了中长期的规划,还就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当前社科研究的形势喜人也逼人,科研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张幼文所长在讲话中提到,十八大的召开为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使命。与会人员在之后的发言中也一致认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形势喜人也逼人。形势喜人是指,现在社科研究的条件比以往好很多,科研人员已无生存之虑。国家对于社科经费的投入更多,课题更多,国内外对于社科研究的关注更多,机遇也更多。形势逼人是指,社科研究面对的挑战和压力更大。首先,社科研究的整体水平有了提升,竞争更多了;第二,国家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越来越高,对社科研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第三,中国社科研究相对自然科学还较为薄弱,社科工作者的社会评价也较低;第四,相对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科研究落后于现实发展;最后,现有社会科学研究面临政府导向和商业导向的转变。

    二、世界经济研究既要注重中长期规划,也要秉承实际做好决策咨询

在发言中,张幼文所长认为,十八大报告是全党全社会智慧的结晶,是关于中国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中长期的决策,它告诉我们未来国家要做什么,我们要研究什么。之后,与会人员围绕“当前世界经济研究的方向与重点”主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三、合理分配体力精力,个人研究与集体创作两手抓

    与会的青年工作者均表示,现在的社科评价机制导致很难静下心来深入研究,各种指标的压力让人疲于应付。如何合理分配体力和精力,处理好认真工作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如何兼顾个人兴趣的研究和承接课题的研究,如何将个人的长期研究方向与集体科研项目相结合?如何在各种评价指标中转被动为主动,不被课题牵着鼻子走?如何看待研究成果的精与少、粗与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青年工作者们面临的普遍难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思考。

四、整合所内外科研力量,创新团队合作机制

在谈到研究室的发展和集体项目的创作时,与会人员均表示,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的开放经济涵盖面很广,所提出的研究课题涉及面也更广。但由于人力精力有限,且知识层面较为单一,信息掌握不够全面等因素,将很难开辟课题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因此,希望能够整合所内外科研力量,创新团队合作机制,形成一种相对稳定而又灵活机动的合作模式。实现所内跨室合作,院内跨所合作,并且有效吸纳社会资源,发展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发展双边和多变战略合作,提升本所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