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主办的 “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国际金融货币格局”理论研讨会上,很多学者表示,尽管欧债危机至今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但欧元并不会因此而崩溃,欧元的存在对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也有积极作用。
上海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货币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货币研究中心主任周宇指出,经济危机削弱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一元独大”的地位,改变国际货币和金融格局的任务被提上日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格局将成为未来的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丽指出,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弄清一国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规律。通常而言,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有几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即该国有庞大的经济总量和进口规模、该国货币汇率较为稳定等。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剑平则建议,我国有机会可以适当买入欧元作为外汇储备,这也将会从侧面支持人民币的国际化。 (记者 李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