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中,崔大沪重点介绍了美国增加出口的战略动向,他指出这对中国的影响将是直接的,中国必须加快创新和技术开发,然而从创新到产业化将是个难点。
这一问题引起在场科研人员的广泛讨论。首先是对美国出口计划的讨论。李安方提出,美国的出口计划是否是一个实现不了的计划,因为它长期以来都是进口国家。陈志宏也指出,美国在技术产品和武器出口上具有优势,增加出口是否意味着这些产品尤其前者的出口会增加。张幼文认为,美国以前是用逆差拉动世界经济的,现在要转向出口拉动,对世界经济和新兴经济体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其次是对中国技术的讨论。苏宁认为,中国过去靠市场和资金换技术,将来可能要靠技术来换技术。陈志宏认为,应该对中国的技术有一定的自信,包括国产大飞机的制造、高铁的生产及出口等都是中国技术型产品发展的例子。张幼文认为,以前的研究都指出中国缺乏技术的事实,突然从某一天起,中国有技术了,这究竟证明过去的判断错误还是现在的认识有问题?还是危机后发生了本质改变?中国的技术到底处在怎样的阶段,需要冷静客观的评价。他指出,中国目前的技术创新具有“国有、国防、国家项目”等国字特色,并不意味着市场已经转向创新型经济,而这些“国”字创新的成本也是难以估计的。就产业而言,中国现在只是有条件花钱购买技术,但广大的民营企业依靠的仍是廉价成本而非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