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来势汹汹,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举措。十大举措力度大,出手快,发出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信号。
2008年11月24日(周一)14:00--15:00,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幼文应邀做客东方网嘉宾聊天室,围绕“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话题与你在线交流。欢迎提问!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光临东方网嘉宾聊天室,今天我们为您请到的是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幼文老师。我们知道从2007年起一场金融风暴而至,这一场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大家都被深深卷入其中,这个金融风暴在各国救市措施下暂显平静,我们今天请到了张老师到我们聊天现场谈一谈这样一场金融风暴。
我们看今天非常多的网友提出的问题,有一些热点是近期大家非常关注的,22日下午,APEC的成员国的领导人单独发表了声明,重振经济信心、保持经济增长,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最受关注的是四个招数,请张老师跟我们说一下。
张幼文:这一次APCE首脑会议作出的一些声明承诺是最近几个月一系列各国的国际高层首脑会议的一个延续,再一次表明了国际社会共同去应对这一场危机的信心。应该说它基本的理念、基本的方向、着力点跟前面几次也是相似的,但有一些也是有APEC的特色,比如说坚持贸易,推进一体化,包括未来这一段时间大家共度难关,不要用自己市场的封闭保护自己,这实际是非常有意义的。 至于关于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金融监管合作,这些精神也是再次延续了前面几次首脑的一些会议共同精神。应该说这一次会议对国际合作再次体现出决心和信心。
主持人:我们也看到国务院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方案之后,也掀起了地方政府新一轮投资热情,一周之内各个地方政府宣布出了蓝图,从数据来看,各省市已经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已经超过了十万亿,这个数据大大超出了之前国务院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呢?
张幼文:原来国务院四万亿投资计划也包含了中央投资会带动地方投资的设想,所以这十万亿应该也是在预料之中的。同时我也感觉这件事从中央决策以后,在这么短的时期里面,各个地方政府寻租行动起来有十万亿的投资计划,实际上体现了我们国家制度的优越性。从中央决策到地方反映,实际上是非常灵敏的。 这当中也反映了问题,我们国家实际上也有非常大的投资发展空间。就是说四万亿也好、十万亿也好,这些数字背后所包含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民生项目、更新改造环保的这些项目实际上都是我们本身发展中需要的。所以本身这些项目背后包含中国发展巨大潜力、投资的空间,所以我感觉这是我们国家的优势,也是我们抵御这一次金融危机的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主持人:这十万亿投资我们如何做才能够使他们实现又好又快的方针呢?
张幼文:中央十大措施里面包含了一个基本的精神,投资的方向,第一条是保障性住房,这就反映了我们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一方面抵御危机,另一方面要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放在第一位,这样既能拉动经济增长,又能够有利于解决我们过去发展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还有后面这几条很多都是关于交通、水利、环保这方面的基础建设,这些应该说对国家长期的发展、经济增长中,一种长期的潜力都是非常有利的。我们经常讲政府应该抓基础设施,这个就是经济方面的基础设施。 另一方面政府还抓的基础设施就是跟民生相关的,比如说教育、医疗、文化等这方面的基础设施。这一次十大措施也包含了这些内容。 这些项目本身是政府要抓的,而过去发展中,有一些一方面是有发展空间,还有一方面是还需要发展,抓住此危机的机遇扩大这方面的投资克服过去几年发展当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投资本身是非常需要、非常有价值。这样一些项目抓得快、抓得准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的、所期待的效果。
主持人:我们看到当前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扩大内需就是要让老百姓多消费,当然也有一部分分析人士扩大内需当中对于经济的三驾马车,除了出口以外,另外是要齐头并进,并不是消费越多,内需就越大,您是怎样看的?
张幼文:三驾马车,出口、投资、个人消费,这是共同推动我们国家发展的。当前我们所采取扩大内需第一个马车就是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这一块在下降,而且还在继续下降的趋势。这个情况下政府扩大投资,当然也要包括扩大消费。因为消费比重在我们国家过去一二十年发展当中实际上整个比重是下降的,从超过50%的水平已经下降到低于40%。从国家长期发展的方向来说,是需要提高消费在国民总收入当中的比重,也就是我们有时候讲的要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 对于经济危机影响的过程当中,政府首先是主力,这一次我们看到宏观调控的措施,政府通过投资拉动类内需,这是主力。作为老百姓来说要扩大内需显然是两条,一个就是扩大就业,扩大就业会有更多的收入,才会有更多的内需。第二条是合理消费。扩大就业这个角度来说,中央也有不少的政策,包括中小企业的政策。还有扩大消费能力,这也包括农村的一些消费,这对我们国家来说也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农村这一块跟城市,特别是沿海相比,从基本生活,包括内用消费品的消费还有很大的空间。这一块如果能够扩大的话,对于我们国内以消费来拉动内需增长抵御危机也是非常关键的。
主持人:我们想知道就业是如何扩大,如何保障社会各个基层都有一个充分的就业呢?
张幼文:扩大内需一个是收入,收入总量,包括我前面也提到,低收入者能够提高收入,也包括政府的一些补贴,这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作为宏观整体来说也是扩大就业,让更多的人有就业机会。 从现在经济目前发展的形式来看,首先应该说中小企业是创造就业的主力。所以政府政策相当大的一个方面就是能够促进这些中小企业能够从市场上面获得资金,或者政府给一定的帮助、或者给一定的担保。因为在任何国家经济当中中小企业都是创造就业的主力。中小企业实际上也包括了自主就业,比如说我们要改变原来就业观念,都是受人家雇佣,应该更多考虑自我就业。从政府现在的政策来说,也是更多的关注,如何帮助自主就业,这是政策的一个方向。
主持人:您提到中小企业,我们知道中小企业在此次金融风暴当中受到的冲击非常大,他们在雇佣员工也有一些考虑。如何使他们在既保证自己利润不受损失的前提下,又能够充分的促进市场的就业情况呢?
张幼文:过去半年当中,或者这三个月当中,中小企业受到这一次危机的冲击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一些出口的企业影响是比较大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小企业为了能够保持持续的发展,有一些或者是裁员,或者让员工放假。实际上跟员工共同来度过现在这个难关。如果企业倒闭员工就业更加困难,现在这个客观的困难为了让企业不倒闭,暂时一段时间比如说员工跟企业共同抵御这个风险、抵御这个危机,就是度过这个冬天,这应该完全是可行的。我想这是短期的,或者是暂时可以采取的措施。 但从中期,或者更长期,真正要抵御这个危机、走出这个危机也不能靠等,你这样也不能真正的走出危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真正走出危机,温总理有一次在考察的时候也谈到过这个问题,就是说要靠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因为只有产品创新了、技术创新了,它才有可能赢得新的市场,这样传统产品没有市场的情况下,新的产品能够赢得市场,这可能就是真正抵御危机更加有效的方式,或者说是出路。
主持人:说到中小企业困境,我们也知道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措施,比如说增值税转型改革,也是针对中小企业有一个大幅度下降。您认为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情况下,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呢?
张幼文: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一个是资金问题、一个是市场问题。当然这两者也是连在一起的。这样的情况下,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如果说政府,或者有关金融机构能够对中小企业有一定的帮助,让他们度过难关,可以说是解燃眉之急,真正要走出困境还应该寻找更大的市场,开拓新市场的问题,如果没有新的产品还是不能走出市场。这一点来说,还是依赖于整个宏观的环境。 还是回到我们前面讲的,就是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一方面是宏观拉动整体内需。尽管这些项目本身是关于基础设施的,关于保障性住房、民生方面的。但随着投资以后产生效益以后,很快就会拉动一般消费品市场的需求。因此这个很快也会形成国内总需求的拉动,包括中小企业的一般产品。
主持人:您认为从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开始一直到中下游的产业,比如说到挖掘机,再到下游产业,可能会使我们中小企业有所复苏。是吗?
张幼文:对。对国家来说这些是大的工程,除了钢铁水泥首先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有一定就业以后,那么消费就上去了。对于中小企业以生产生活消费品为主的生产型企业,显然这个市场也会扩大的。
主持人:再看我们整个经济情况,上海当前一些经济数据出台,韩正市长曾经提到一至九月份数据上面来看,上海经济社会是发展得比较平稳,只是在第三季度略有放缓的迹象,上海抵御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您认为还需要做好哪些方面呢?
张幼文:上海跟全国一样,特别上海作为沿海城市,开放前沿,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包括出口市场,包括外资,包括我们一些企业的生产,资金也都受到影响。应该说整体应对危机的基本措施、基本策略跟全国也是一样的,首先是树立信心。 就上海来说,因为作为一个国有大企业比较多的、比较集中的城市,上海的对策应该跟其他的一些中小企业有所区别。我个人感觉,这个危机过程当中,如果我们能够创新产品,提升技术,特别是包括在国际市场上,比如说现在国际市场萎靡不振,有很多设备、有很多技术都会跌价,这个情况下,我们能够更多的更新设备,购买技术来提升我们上海企业的发展水平,应该说是一个机遇。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随着危机逐步延伸以后,国际上有一些企业,包括在股市上面的价格也在下跌,包括碰到的资金困难可能面临需要重组的局面,对于上海国有大企业来说,我想从资金实力上面来说、从技术实力上面来说也都是有条件参与这种国际企业的重组和并购,这应该说是一个既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国际社会共同去度过这个危机的难关,是完全合理的。
主持人:张所长刚刚跟我们谈到了关于实体经济的方面,我们也看到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当中也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比如说金融市场的一些金融监管方面也需要大家作出更大的努力,您认为我们监管方面还需要付出哪些方面的新的努力呢?
张幼文:这一次金融危机给我们一个深刻教训,金融市场,特别是随着产品创新以后特别的需要监管加强。国际社会现在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如何共同合作的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这已经变得非常必要,所以这是大家的共识。这一点对于我们中国,特别是像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角度来说,金融监管是一个非常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在未来,包括现在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出新产品、新市场当中,还是应该跟中央政府、中央金融主管当局加深合作,研究如何能够既推出新产品、发展新市场,又能够有效监管,这也包括国际合作,这方面应该从未来长期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主持人:有很多网友说这一次危机给我们中国发展带来很多机遇,您认为我们到底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机遇呢?
张幼文:在危机的时候,现在很多报道、很多媒体说危中有机,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感觉判断这个危机过程当中,我们如何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这个思路是完全正确的。我感觉确实有不少方面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一个随着整个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资源价格、设备、技术这些价格的下跌,作为中国的发展,以前我们都说这是我们瓶颈、弱项,如何利用危机这一段时期提升我们技术水平购买一些先进技术或者购买一些先进设备,这个就会有利于我们长期的发展。这我们讲的是引进来,引进技术、引进设备。另一方面作为中国走出去,这也是一个机会。在2000年之前我们大量贸易公司走出去了,2000年以后大量开发资源的企业走出去了。应该说现在在整个世界经济不景气,很多企业可能面临破产倒闭的情况下,我们中国过去发展,我们有一些弱点,我们产业链比较短,我们注重加工、装配、制造,但是我们对核心产品、核心技术是缺乏的。如果能够在这一次危机过程中,使我们产业链可以延长,换句话说走出去,我们去并购一些国际企业延长我们制造业产业链,并且在国际市场上面推进我们跨过经营,这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机遇。 还有一些是我们媒体、网友也提到过这个问题,就是引进人才,说华尔街很多人失业、很多企业倒闭,技术人才流出。这个思路也是正确的,但人才引进不是养起来,而是让他有活干。发展起我们金融市场、发展起我们制造业的高端,才能使我们这些吸收过来的人才有用武之地。因此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中国A股市场也是一路的受到冲击,尽管有一些内在的原因,但来自外部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大家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您认为我们今后的股市会怎样走,这也是我们很多网友都关心的问题。
张幼文:随着我们宏观经济逐步稳健向前发展,就像你说的晴雨表、风向标,应该也会逐步稳健、稳定的向前发展。与此同时国内的股市现在也更多的受到外部股市的相互影响,虽然有的时候两个方向是相反的,但是全球的股市发展趋势应该跟整个经济危机逐步稳定下来和个股共同的合作抵御这个危机是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是我想,相对而言,即使这个危机对于中国来说是非常严重、非常严峻的,但是中国相对而言,实体经济发展前景要比西方的其他国家更好。即使我们现在说面临这样一个危机形式,我们对今年的经济增长还会有九到十这样的增长率,发达国家整体来说只有1.4%,整个世界是这样的水平。所以中国九点几的增长率,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实体经济还是非常健康的。
主持人:有很多网友也非常关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通胀以后,会不会由于我们一些宏观调控措施过于严厉导致了通缩现象,大家也反映通缩现象的恢复比通胀更难一些,您对此怎么看?
张幼文:前几年我们确实面临国内经济形势过热,要防过热、防通胀,这是国内过度投资所造成的。但因为中国经济是一个开放经济,所以我们在过去半年当中明显的感到外部这样一个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外部压力对我们也受影响。一下子这个形势就出现了逆转。从原来担心过热,现在会担心受到这种外部的影响。因此在这个情况下,我们需要扩大内需来拉动这个经济。担心通胀的形势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为外部的原因。
主持人:我们也看到之前由于97、98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这两年金融风暴我们老百姓深深体会到了,我们需要借鉴他们的经验,同时我们也认为加强改善我们的法律监管制度,比如说调高各税起增点等等,您认为这些措施的出台或者具体实施比较重要,还是管好我们当前的事比较重要?
张幼文:从目前来看中国经济受到的影响,或者说我们政策的着力点主要是维持实体经济的健康。从金融的角度来说,全球范围,特别是美国来说,危机发生的原因是因为金融监管上面的问题,金融衍生产品的问题,刺激放贷的问题,是金融方面的问题。 但对于中国来说,是外部的市场影响到实体经济。根据这样一个分析,对中国来说首先是一个如何保持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就是说扩大内需以及我们有信心推进它的持续发展。 至于金融监管使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这当然仍然是主体。如果当前更加紧迫的还是维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保持增长,这是一个更加紧迫的问题,这也并不意味着金融监管不重要,不是这个意思。相对来说是目前更紧迫的问题。对于中国来说目前经济碰到这些问题,不是因为自己的金融市场监管出了问题。但吸取西方国家、美国教训,我们长期来看,发展金融市场同时要加强监管,包括国际监管的合作,这仍然是重要的。
主持人:早先国务院提出刺激经济十项措施当中,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就是保证大力推进农业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您认为这方面的建设哪些是非常重要的,哪些是亟待我们去解决的?
张幼文:农村的发展,虽然我们说30年改革开放成绩巨大,但是整体来说农村发展又相对滞后。我们前几年讲三农问题、近来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样的目标提出来。当前政策是从长远考虑,就是增加农村水利基础建设,同时也包括对生态环境的资源保护,使得农业能够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这都是一些基本的。 与此同时,对农村的发展,也包括对农民收入的提高,三中全会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前两年免掉农业税等等,这些都完全符合要解决国家城乡不平衡基本问题的一个方向。所以说今天讲十大措施主要从基础设施角度来讲,但与此同时农村的民生问题,也在前几年各种政策当中,特别是三中全会决议当中是比较全面、比较完整的。
主持人:您认为农村的发展有没有像一个蓝图一样的,比如说达到什么目标才能说完成比较成功的?
张幼文:应该说各地这一次向中央提了许多项目,有不少项目也都是关于农业的基础设施,包括这个城乡之间的交通,包括水利、灌溉,包括对生态的保护、资源的保护,这些都使得农村能够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主持人:谢谢张老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视频阶段就到这里结束了,接下来半小时张老师会回答网友关于内需的问题。
网友:危机之前,政府把外汇储备不是当作对内负债,而是当作政府资产,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消除社会矛盾,应该说,至少大方向是不错的。当危机来临,拉动内需靠穷人,靠“扶贫”。还承担国际义务。请问人民币没有信用问题吗?富能施舍,穷也能,中国很特别吗?
张幼文:我想国家外汇储备是我们国家对外的一个购买力,我们现在在国际上所采取的一些行动,比如说购买美国国债,这实际上既包括了我们承担共同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国际合作的义务,另一方面也是我们自身比较有效的管理外汇储备的这样一种投资策略。 应该说包括外汇的对外投资,也包括我们在国际上其他的一些比如说国际场合对国际共同监管、金融监管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等这些主张,包括我们今天所谈的,就是各国采用保护主义的政策等等,这些都是国际的合作。这个国际合作是既有利于国际社会,也有利于中国自己。对中国来说我们是首先保证自己实体经济的健康,有利于自己,同时也有利于国际社会,这是完全一致的。 这个问题我感觉到不涉及到人民币的信用问题,也不是一个穷人施舍富人的问题,我是这样看的,不知道这个网友是怎么看的。
网友:中国能独善其身吗?
张幼文:现在中国面临巨大来得外来的压力,就这点上来说,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理解作中国能不能应对这个危机,我相信这是扩大内需的政策能够使得中国在今后这一段发展当中较少的受到危机的冲击。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许也能说中国能够、有可能、有条件独善其身。
网友:张所长,您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可以在哪些方面开展合作从而应对金融危机?
张幼文:国与国之间国际合作抵御金融危机可以做的方面是很多的,可以说最近一些国际首脑会议,所作出的声明实际上都反映了国际的共同合作。近期来看,一个就是各国共同的对金融市场注资,包括实施更宽松的货币政策。从发达国家来说,各国共同对金融市场注资能够增加流动性,包括降低利率和直接注资,这些就是一种国际的合作。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各国开放市场不搞保护主义,特别是这一次APEC会议所发表的声明,也是一种合作。 另一方面各国合作也包括各国根据自己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政策措施。比如说中国尽管金融系统受到的冲击并不大,但我们如果能够维护实体经济的健康,这就是对国际社会非常有帮助的,而且是最有帮助的方面,这就是中国国际合作的主要做法。 从长期来看,国际合作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合作。这是目前已经提出来大家正在深入探讨的问题。再更长期来看,国际合作是建立更加有效、公平、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
网友:这场金融危机对外贸是否打击很大?
张幼文:我想这一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外贸和外资体现出来的,而其中外贸在过去的几个月当中已经明显的感受到外部需求的减弱,特别是秋季的广交会作为中国出口的晴雨表,比去年同期降了16%,而且许多客户订单都不是长期的,而变成短期的了,说明他们对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未来很不抱有信心,所以确实对外贸打击比较大。 因为中国经济整体上对外贸依赖比较大,6%到7%的GDP是贸易的净出口,就是顺差。因此贸易的影响也就影响到了整个经济,这是最主要的。我们现在所采用的鼓励内需政策,也就是因为外贸影响比较大的原因所决定的。
网友:有人说经济危机将持续两年以上,您认为呢?
张幼文:对于这一次危机持续多长时间,国际上确实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这个网友所说的两年以上也许是比较悲观的看法。比较乐观的看法也有明年二季度会走出来。另一方面我们也还要看到,究竟是指金融系统走出危机还是指实体经济恢复增长,这个意义上面来说也是不一样的。 从整个事件来说,2009年,整个世界经济增长率会低于2008年,这是世界银行,世界经济展望所做的一个基本预测,所以明年整体的经济情况,就是世界整体来说不如今年,应该说这是比较有共识的。
网友:拉动内需能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么?
张幼文:这位网友问拉动内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是外部需求减弱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特别是还会有下降的趋势。拉动内需就是弥补外需减小形成的缺口,所以它对于恢复我们中国稳定的、较快的增长速度肯定有正面的和积极的作用。而且现在拉动内需的主要措施是大规模的投资,在中国这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是会起作用的。
网友:貌似我还没有感觉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是在国内还没有大范围的影响吗?
张幼文:我想中国从整体上已经受到了外部危机的影响,对于中国的影响,可能首先是通过出口产品、出口行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反映出来。当然我们都期待、希望我们更多的国人感受不到这个影响,也就是说危机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抵御。但因为危机的传递是有一个过程的,可能对中国来说,首先是通过外资外贸再影响到国内这些产业,从制造业再影响到其他行业,所以这位网友可能目前还没有感受到,我们也希望他永远感受不到。
网友:老百姓现在是不是应该捂紧钱袋子,减少开销呢?
张幼文: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说抵御危机最有效的措施那就是增加政府投资,当老百姓不愿意消费,企业不愿意投资的时候,政府通过投资让整个经济能够不陷入危机当中去。对于老百姓来说我想相应的就是合理的、理性的消费。 所谓合理、理性,也就是我们主张消费,但是不主张浪费。合理的消费也就是符合自己支出能力的消费,尤其是危机期间,可能有一些物品会降价,这对于合理消费也是一个机会。另一方面,我想国家从制度措施上面会使得社会保障措施更加完善,包括养老、医疗等等。在有了这样一些长期的保障以后,老百姓增加合理的、理性消费应该是有依据的。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聊天就到这里结束,张老师给我们网友再讲两句。
张幼文:非常感谢网友提了这么多的问题,但是有一些问题超出了今天的主题,我没有回答,希望有机会跟大家再另外找机会交流。谢谢。
主持人:好的,谢谢网友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