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折前行的世界经济》新书发布会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者:杨慧倩发布时间:2025-11-05浏览次数:10

2025114日,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在总部小礼堂举办了波折前行的世界经济新书发布会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讨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吴雪明致辞,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赵蓓文研究员主持会议并做新书介绍。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高端开放与国际规则决策咨询基地执行主任陈子雷教授,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国兵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高校智库国际经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张磊教授,上海海关学院工商管理与关务学院院长匡增杰教授等专家学者做主旨演讲。


吴雪明副院长在致辞中提到,在当前全球经济大变革的背景下,世界经济研究所发布《波折前行的世界经济:新冲击、新平衡、新活力》,既回应时代之问,又彰显了智库之责,同时也延续了既有的研究传统,报告中不仅有对全球经济发展态势亮点特色和存在问题的总体把握分析,也有对中国经济平稳向好趋势新旧动能转换,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发展走势与未来前景的专题研判。世界经济研究所应充分发挥学科基础扎实、人才集聚的特点,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中的制度型开放目标任务,创新科学研究范式转型,拓展研究视野,为自身出成果、出人才、出影响提供更大的助力。

赵蓓文研究员在新书介绍中提出2024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四大亮点:全球通胀回落,经济增长实现“软着陆”;全球贸易呈现复苏态势;人工智能技术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全球就业市场稳定恢复。但是,世界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很多困境,例如各国经济增长前景不确定性较高,分化仍然持续;全球公共债务继续攀升;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影响供应链稳定;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强,国际贸易体系碎片化趋势加剧;气候变化正在对全球经济构成新挑战。世界经济在新冲击、新平衡和新活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波折前行。

在主旨演讲环节,丁纯教授分析了欧洲政治经济对外安全优先、对内生态变化的总体态势及其对全球贸易格局和中国经济的影响。他认为,欧洲目前的内外局势将会引起全球贸易规则的调整,造成全球能源市场供需版图的剧烈变动,影响国际金融体系稳定。陈子雷教授分析了中日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并对未来双边发展进行展望。他认为,中国现阶段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但两国目前处于经济结构调整阶段,双边经贸合作已进入转型升级时期。沈国兵教授介绍了“对等关税”的具体计算方法,进而探讨关税战对中美经贸的影响。他认为,中国应着力实施单边措施,积极进行双边贸易磋商,同时发挥多边协议效力,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张磊教授分析了多边贸易体制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解读了中国“入世”以来在多边合作机制中的角色变化,并以投资便利化协定、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相关领域为例探讨了多边合作受阻的主要原因和美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匡增杰教授对海南自贸港海关监管创新进行深入阐述。他认为,海南自贸港封关海关监管创新主要体现为监管理念、信用监管、顺势监管和协同共管,包括“一人一码”无感通关、“一呼一应”智慧应答、“一企一账”集约管理、“一物一链”全程监控等智慧监管。

在互动交流环节,上海社科院世经所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室主任王莹研究员、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高洪民研究员、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孙立行研究员、全球化经济研究室主任黄烨菁研究员、IPE研究室副主任苏宁副研究员分别从供应链武器化的政策效果、数字货币对全球货币体系的影响、人工智能革命后未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东南亚地区半导体网络的发展、未来全球治理格局等视角对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进行了探讨。

参加会议的还有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全体科研人员、部分研究生及《学术月刊》总编辑钱运春研究员、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部郝身永副教授等6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