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周二)的全体会议上,高洪民研究员做了题为《助推金融强国建设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研究——兼论上海构建人民币离岸金融体系的理论基础》的主题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介绍了金融强国的三大主要标志,第一是我国金融市场具有全球性或全球较大区域性的资源配置能力,第二是人民币成为全球主要国际货币之一,第三是对全球金融治理和规则制定具有较强的主导能力。其中,还深入分析了中国短期内很难实现资本项目的完全开放和自由兑换的原因。
第二部分介绍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提升的三项基本功能,第一是双循环金融战略的链接功能,第二是人民币国际化中心的功能,第三是全球人民币金融产品交易、清算和定价中心的功能。各研究人员针对凯恩斯货币流通理论的最新应用提出疑问并进行了充分探讨。
第三部分介绍了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主要途径,其中通过金融高质量发展促进构建金融强国主要取决于以下三方面因素,包括经济和金融规模(第一层次的宏观基础性变量)、经济、金融制度与政策(第二层次的制度和政策性变量)以及金融市场条件(第三层次的微观基础性变量)。此外,还应通过资本项目开放先行先试逐步提升上海金融中心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
第四部分介绍了上海构建人民币离岸金融体系的理论基础,在“两个循环”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广义的货币跨境循环=狭义的货币跨境循环+货币的连循环“的概念”,各研究人员对上海市发展离岸人民币的手段和预期进行了充分探讨。
第五部分介绍了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政策对策,长期性对策包括形成在案市场与离岸市场融合发展的全球性金融中心、形成真正的人民币国际化中心以及形成重要的全球资源配置中心,中短期对策包括组建上海交易所集团、站在建设金融强国的高度改革和振兴上海资本市场、对金融基础设施进行区块链和数字化改造、在上海离岸人民币市场推行稳定币试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