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周二)的全体会议上,张鹏飞助理研究员做了关于推动上海中外企业合作出海的主题研究报告。首先,第一部分介绍了上海市中外企业合作出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上海市发展现状方面,详细介绍了包括进出口情况、对外投资情况和利用外资情况,根据调研发现,本市中外企业合作“走出去”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主要包括生物医药、新能源、对外承包工程以及境外合作区领域。在主要发展模式方面,中外企业合作主要包括海外投资合作、出口合作、战略联盟与供应链合作、品牌授权和特许经营、开放创新平台等五大模式。
其次,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外企业合作出海的背景动因和重大意义。在背景动因上,中外企业合作出海实际上是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问题,在此背景下,实现双方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应对东道国监管壁垒和复杂环境、获取战略资产和优势资源以及基于品牌基础实现快速扩张构成了中外企业合作出海的核心动因。在研究意义上,包括大国博弈、本土企业发展、东道国企业生态以及上海市政策发展等。
再次,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外企业合作出海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在目前的发展问题上,当前中外企业合作出海的需求迫切但路径尚不清晰、上海市提供中外资企业合作出海的服务能力也有待加强,同时本土与海外企业合作面临诸多现实障碍,体制和政策方面的部门联动问题有待解决。
此外,第四部分介绍了本市服务和推动中外企业合作出海的总体思路。在目标定位上,上海市应着力实现中外企业互动平台枢纽、本市企业走向海外的信息窗口、中外企业合作协同出海的服务高地的功能。在基本原则上,上海市应立足全局、互利共赢、因地制宜、示范带动,不断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
同时,第五部分举例了目前全球典型国家(地区)的产业布局情况和市场环境,并探讨了上海市的潜在合作基础和可行性,总结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分析中国应选择的重点目标国家和进入方式。
最后,第六部分介绍了上海市应实施的配套政策。具体来说,包括搭建中外企业互动对接的平台网络、强化中外企业合作出海的服务支撑、加大政策突破和制度保障力度等。
汇报结束后,各位老师针对中外企业合作出海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上海市作为互动平台枢纽的政策建议、中外企业合作目的等问题进行了详尽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