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建交46年来,双边货物贸易额增长约275倍。中美经贸合作基于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通过双向贸易与投资实现了互利共赢。
◆“对等关税”忽视全球价值链分工,混淆贸易逆差与经济福利的关系。研究表明,90%以上的关税成本将转嫁至美国进口商、下游企业和最终消费者。
◆美国的“对等关税”措施会扭曲全球市场资源配置,削弱WTO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可能严重拖累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
文汇报:日前,中国政府发布近3万字《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阐明中方对相关问题的政策立场,重申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如何看待白皮书发布的深刻意义?
彭羽:一是澄清事实,回应美方保护主义行为。白皮书使用大量详实的数据和案例澄清了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历程,有力地回应了美方对中美经贸关系的片面认识。对于贸易不平衡问题,中美货物贸易差额是由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和国际分工格局共同决定的,如综合考虑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本国企业在对方国家分支机构的本地销售额三项因素,中美双方经贸往来获益大致平衡。对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履行问题,中方认真履行义务,为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各国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而美方不仅违反协议有关义务,还实施对华打压限制等措施。
二是重申合作共赢,维护多边经贸体系。白皮书强调了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美建交46年来,双边货物贸易额增长约275倍,美国对华出口增速明显快于其对全球出口增速,中国成为美国农产品、集成电路、煤、石油气、药品、汽车的重要出口市场,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积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有效性权威性作出积极贡献。但美国近年来奉行单边主义和经济霸权主义的做法,不仅损害了中国和其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利益,也动摇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根基。
三是捍卫中国发展权益,稳定全球预期。白皮书指出,针对美方以“对等关税”、芬太尼问题为由加征关税等行为,中方已根据国际法基本原则和法律法规,采取必要反制措施。美国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已导致全球供应链断裂和对多边规则的冲击,并可能影响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中美两国的合作不仅关乎两国人民的福祉,也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美应通过平等对话、互利合作解决经贸分歧,探索多边经济治理体系的改进路径,为全球经济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文汇报:国际贸易关系中,国与国通过基于比较优势的商品交换,实现自身价值,满足彼此需要,实现共同发展。2024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达6882.8亿美元,是1979年建交时的275倍,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8倍多。作为全球体量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经贸合作为双方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怎样实实在在的利益?
彭羽:中美经贸合作基于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通过双向贸易与投资实现了互利共赢,为两国企业和消费者创造了实质性的经济利益。对于美国企业而言,双边经贸合作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中国作为美国商品和服务的重要出口市场,为美国创造了近百万的就业岗位,在就业创造上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超过了日本和韩国两个亚洲市场支撑的美国就业岗位总和。同时,中美产业链的协同促进了美国产业升级,苹果的“加州设计+中国制造”模式及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全球出口布局,使美国得以聚焦高附加值环节,这种分工降低了其本土资源消耗和环保压力,提升了其在高端制造和服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对于美国消费者,中美经贸合作意味着更多的产品选择和更低的生活成本。大量的中国消费品、中间品和资本品的进口,不仅丰富了市场的多样性,还降低了商品价格,从而提高了美国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此外,中美经贸合作也为中国企业带来重要商机,美国庞大的市场和成熟的资本市场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通过与在华美企的合作与交流,也促进了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管理等方面的进步,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文汇报:近年来,美国政府不断以国家安全为由,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出台各类经贸限制政策和措施。近日,美方以各种借口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不仅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也无助于解决其国内经济问题。这种“关税执念”包含哪些谬误,对全球经济秩序带来怎样的危害?
彭羽:美国政府实施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表面上以“公平贸易”和“国家安全”为名,实则违背国际贸易基本准则,破坏多边贸易体系,并对全球经济秩序带来系统性破坏。
“对等关税”的错误逻辑在于:一是违背了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是WTO多边规则框架的基石,也是成员方历经数轮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利益平衡,国际经贸规则的核心在于互惠互利,而非简单、机械的关税对等。二是忽视全球价值链分工。现代产业高度依赖全球供应分工体系,关税成本将沿产业链逐级传导,相关研究表明,90%以上的关税成本将转嫁至美国进口商、下游企业和最终消费者。三是混淆贸易逆差与经济福利的关系。贸易逆差并不等同于经济利益受损,美国长期从国际贸易中获益,包括低成本消费品供应、企业海外利润回流等,随着对等关税的实施及各国反制,反而会降低美国的实际福利水平。此外,美国的“对等关税”措施还会扭曲全球市场资源配置,削弱WTO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可能严重拖累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
文汇报:作为负责任大国,多年来,中国通过保护知识产权、增加进口、扩大市场准入等举措,为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各国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参与分享中国经济的发展红利。中国如何积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为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有效性权威性作出积极贡献?
彭羽:一是持续扩大市场准入。自2017年实施全国统一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以来,准入限制条款数量大幅削减,制造业领域全面取消准入限制。2019年《外商投资法》以立法形式确立“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市场准入模式,同时禁止强制技术转让,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法律层面的确定性。
二是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中国持续开展特殊的财政奖励或补贴等相关优惠政策的清理工作,加快形成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制度,在税收领域公平对待内外资企业,做到内外资企业税收“一视同仁”、进口和国产货物“一视同仁”、中外公民个人所得税“一视同仁”。
三是积极扩大进口。自2018年11月起,每年均在上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国家和意向成交金额逐年增长,累计意向成交金额超5000亿美元,为全球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重要平台。此外,还加快了单边开放进程,2024年12月1日,中国给予所有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以上举措,体现了中国坚定支持自由贸易的决心,通过持续扩大开放等一系列实质性举措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
来源:文汇报,作者:陈瑜日期:2025-04-20
采访对象:彭羽,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