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进展及功能定位”学术报告会顺利召开

发布者:杨慧倩发布时间:2024-12-10浏览次数:10

1210日上午,徐乾宇博士以“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进展及功能定位”为题做学术报告,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胡晓鹏研究员主持会议。

徐乾宇博士首先介绍了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提出的背景: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同长三角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202211月,“东方枢纽”四字第一次公开出现,20242月,国务院关于《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批复,并公布总体方案,20244月,《东方枢纽及周边地区专项规划》(草案)公布。东方枢纽中心区位于浦东新区中部,以上海东站为核心,东接浦东国际机场,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分为六个片区滚动开发。随后,徐乾宇博士对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的功能进行了讲解:在0.88平方公里范围内,将实施比综保区更加自由的人员跨境流动和货物流通,有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合作区将成为便利国际商务交流的新平台、服务资源要素汇聚的新载体、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节点。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能快则快原则,到2025年,完成商务合作区先行启动区封闭验收,商务合作区基本功能落地运行。到2028年实现商务合作区全域封闭运作,完成重点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具备商务交流、国际展览、国际培训等功能。到2030年,全面建成商务合作区实现区域跨境交往便利、国际商务活动活跃、创新要素资源集聚、专业服务能力领先、配套设施完备的功能目标。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相比于传统的保税区、综保区、自贸区,最大的进步是旨在促进人员的自由流动,建立“1+N”政策保障体系,即1套便利措施:便利人员、货物、资金、信息等出入合作区的监管保障措施;N个领域开放政策:包括但不限于会议会展、文化体育、教育研发、医疗服务、配套服务及相关行业的准入和执业资质。针对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的未来场景,徐乾宇博士指出,商合区将建立“一链接两联动”的发展格局,即链接长三角,联动机场综保区和东方枢纽,并在国际交流、国际展览、国际培训、专业服务等领域探索创新合作场景。

会后,与会人员就“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进展及功能定位”相关的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