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行等:以“离岸创新”撬动“离岸支点”

发布者:杨慧倩发布时间:2024-01-26浏览次数:10

中办国办前天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当晚,市政协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孙立行当即拿来研读,圈出重点“建设全球离岸创新基地”,“探索‘离岸支点’机制”。巧的是,此次上海两会,他的重点提案正是聚焦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以及构建开放安全的金融体系。

“离岸创新基地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资金、法律、税收支持以及国际经贸规则的对接。这与沪上坚持高水平改革开放积累的制度改革基础、政策制定空间息息相关。”孙立行认为,《实施方案》中涉及离岸金融的创新举措比如本外币一体化等,尤其值得关注。随着人民币资产对全球资金吸引力的上升,建设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人民币离岸体系成为必然选择。

全球离岸创新基地、“离岸支点”,新提法勾勒出上海加快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促进要素流动与集聚,进而优化资源配置。

在市人大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看来,离岸创新是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大格局下,整合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国际研发与国内创新孵化相互激励的国际合作科技创新模式,从而进一步实现海外创新成果的“跨境提供”与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的“自然人流动”。

高水平谋划、高标准布局

孙立行看到《实施方案》中探索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的描述,难掩兴奋。他关注的,为非居民提供服务的离岸账户开展本外币合一的离岸业务,似乎有了眉目。

孙立行说,“一体化资金池”意味着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境内人民币账户和外币账户能够打通,“这对投资便利化以及资本要素流动都是显而易见的利好”。

离岸金融只是离岸创新的一个维度。汪泓认为,离岸创新模式有助于通过柔性机制引入技术与人才,“这摒弃了原有的相关条件限制,不破坏科研生态环境,面向全球布局和争取技术、人才资源,探索‘境外孵化、成果回归、分建共享’的技术、人才引进使用模式,为人才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间和更多样的选择机制。”

创新是融入的前提。代表和委员对“离岸支点”的表述深感认同。孙立行认为,“只有融入才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譬如,我们能够充分发挥数字经济方面的探索,在世界经济的走向中提升话语权,进而获得主导权。”

这有助于融入全球浪潮,汪泓认为,“离岸创新模式针对各市场中的本地问题,在全球范围找到最新科技创新资源,通过加速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使创新活动中所需的要素之间实现自由流动。”

“离岸创新”撬动“离岸支点”。代表委员们认为,这体现了高水平谋划、高标准布局。

重风险防范、强政策配套

适度的开放,也要有效地防控风险。

孙立行建议对标国际离岸金融规则,完善法治环境建设,“完善离岸金融的税收、法律等制度环境。参照全球拟实施的15%最低实际税率征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发展环境。支持上海金融法院开展司法创新,对离岸金融诉讼纠纷提供国际争端解决方案,持续提升自贸区司法仲裁制度的国际化水平。”

同时,尽快建立一套适合离岸金融创新的地方型管理制度。他建议,以浦东引领区立法权改革试点为契机,研究制定离岸债券、保险、租赁等创新业务管理办法,为建设离岸金融体系提供法治保障。

汪泓认为,应在政策创新和公共配套上进一步发力。“争取有关部门支持,设计探索创业类签证居留许可,在人才竞争中获取发展先机。同时,探索建立创业类签证类别,探索工程类、经济类海外相关执业资格的人才境内执业的相关办法。”

再者,推动工商注册便利化措施,“逐步放宽海外人才创业、投资、经营范围;对离岸创新创业海外人才在合理避税、避开贸易壁垒、境外融资及上市、规避投资风险等方面,享有国际通行权益。”

汪泓还建议,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自贸港区政策,为在离岸基地创业的海外人才提供保税、通关服务、商品交易、出口退税等方面的便利政策。同时,加大外汇支持力度,依托自贸区人民币自由贸易账户,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推动金融服务便利化。加快外汇审批速度,支持海外人才及其组织收购前景优质项目、潜力项目。

 

来源:文汇报202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