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9:30在478会议室召开学术会议,由郭娟娟博士和严婷博士分别做题为“外资自由化与中国价值链地位提升”和“外资自由化与中国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学术报告。
郭娟娟在报告中提出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主要嵌入到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体系之中,凭借长期存在的资源禀赋和人口红利等优势主要进行低附加值活动。但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导致现有的全球价值链回流到原国或转移至新地点,如若不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同时培育基于国内需求的国内价值链,则难以进行经济转型。基于此,论文考察了外资进入自由化对我国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自由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制造业外资自由化主要通过后向关联效应显著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服务业外资自由化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成本效应促使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且前者作用程度更大。最后,本文又考察了外资自由化对国内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发现外资自由化对各省份国内价值链地位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省份内FDI溢出效应较省份间FDI溢出效应更为明显。且外资自由化通过国内价值链对产业结构升级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文章不仅丰富了外资进入与东道国经济增长等领域的研究,而且为我国快速提升国内外价值链地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严婷在报告中指出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着外国投资环境趋紧的现实问题,包括合规风险加强、全球供应链短链挑战及主要国家双边多边优惠协定签订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向影响等。而中国继续扩大投资的决心没有改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并且中国跨国企业的投资活动已经跨越两国边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网络化投资。在此背景下,报告提出要借鉴三国或多国模型来解释和指导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组织边界和区位选择,要关注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三国效应”。
在多国的分析框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存在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及技术寻求型3种投资动机,分别对应水平或垂直型ODI、出口平台型ODI及垂直复合型ODI模式。报告指出已有不少研究分析了双边投资协定及第三国投资对两国间投资的影响,实证分析了生效的BIT对ODI具有承诺效应、信号效应以及与东道国制度因素的交互效应。第三国的市场规模与要素成本则使第三国ODI与母国对东道国的ODI形成替代或互补效应。在三国模型的理论研究中,借鉴Antras(2009,2010) 北国与东-南区域一体化的三国模型框架,指出跨国企业在跨国投资中选择不同组织边界的联合利润与企业的组织成本有关,与生产率呈线性关系,区域一体化加速了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世经所全体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大家进行了充分讨论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