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0日上午,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经济研究和区域合作处首席经济学家朴东炫(Donghyun Park)博士和经济学家田澍(Shu Tian)博士做报告。报告的题目为《亚洲发展指望2019:发展中亚洲经济的短期经济前景》(Asian Development Outlook 2019:Developing Asia’s Short-Run Economic Outlook)。报告会由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蓓文研究员主持。
朴东炫博士首先简要介绍了亚洲开放银行的职能以及《亚洲开发展望》系列年报的研究思路和定位。朴博士随后就《亚洲开放展望2019》的最新研究成果做了主要介绍:
第一,发展中经济体为主的亚洲地区在2019年和2020年的经济增速将分别减缓至5.7%和5.6%。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全球需求普遍降低以及中美双边贸易摩擦造成。其中全球经济周期是部分解释因素,中美互征惩罚性关税显著冲击了全球贸易规模和全球经理人采购指数(PMI)。亚洲经济体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都在2018年底出现显著下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下降,以及高度依赖中国的其他亚洲经济体也同样受到牵连。所以内需增长普遍成为支撑亚洲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亚洲内部结构看,2019年和2020年东亚和东南亚等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经济体将普遍遭遇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只有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经济体因公共投资的大幅增长将基本维持增速,南亚地区将在印度和孟加拉国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增速提高至6.8%以上。
第二,亚洲最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增速在结构性调整和降低金融风险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将维持趋缓的态势,特别是中国在影子银行、房地产政策等方面的举措维护了金融稳定。印度作为亚洲第二大发展中经济体,将在增值税削减等刺激消费的扶持政策,以及政府强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作用下,呈现经济增速加快的态势。2019年和2020年印度的经济增速预计为7.2%和7.3%。
第三,油价和大宗商品的价格将分别保持低油价和平稳状态。在这种氛围下,2019年和2020年亚洲通胀率仍将保持在2.5%的低水平区间,低于10年3.2%的平均水平。
第四,亚洲经济存在下行风险。其中最主要风险在于持续的中美贸易冲突,特别是谈判中双方拉锯增加了不确定性。同时,亚洲发达经济体和中国的经济增速还可能低于预期,这还取决于英国是否能有序脱欧,以及美国国内财政政策的争议影响。此外,虽然当前美联储不太可能突然加息,但是发展中经济体仍需保持谨慎态度。
第五,通过模拟三种中美贸易冲突的情景(中美互征10-25%关税、中美互征25%关税以及中美互征25%并对美进口汽车整车征收关税),中美贸易冲突对全球GDP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在-0.13至0.49个百分点,综合考虑贸易转移效应后对全球GDP的影响在-0.07至-0.25个百分点。其中对中国和美国的整体影响均十分显著。对于亚洲其他经济体而言,中美贸易冲突会造成负面但是有限的直接影响,只有部分东南亚国家会在贸易转移效应下得到部分缓解。
第六,当前亚洲地区自然灾害频率和救援成本都在提高,亚洲地区迫切需要加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田澍博士随后介绍了通过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Monetary Policy Uncertainty,简称MPU)指数对亚洲货币汇率影响的初步分析结果。田博士分析了2016年至今MPU指数对亚洲11个经济体货币汇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美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与亚洲整体的货币汇率并不显著,但是对印尼、韩国和泰国的货币会产生显著影响。但从整体上看,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越高,亚洲经济体货币的汇率稳定性也越脆弱。她表示还将进一步就影响机制、亚洲本土货币政策等因素做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