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6日,世经所召开学术会议,由黎兵、刘芳分别做主题报告。会议由胡晓鹏副所长主持,世界经济研究所全体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
黎兵作了题为“中欧班列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潜在影响及其应对”的告。他介绍了中欧班列发展的基本情况,探讨了中欧班列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指出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载体,假以时日将把亚欧大陆连接成紧密联系的整体。随着中欧班列的迅猛发展,它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潜在影响逐渐显现。对此,上海应该对中欧班列的货源分流效应进行深入研判,争取成为中欧班列沿海重要港口节点城市,尽早开行从上海出发的中欧班列,补齐海铁联运方面的短板,拓展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并强化高端航运服务能力。
刘芳以“金融危机、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分析”为题,首先介绍了经济周期对于资源配置效率影响机制,包括促进低效率企业退出的“清洗效应”和阻碍市场选择机制发生作用的“扭曲机制”,从理论上来说,经济周期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方向并不确定。刘芳博士认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出现下滑,其中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恶化是重要解释方向。提振经济所采用的“四万亿”等刺激计划可能促使资源错配问题加重,导致“僵尸企业”、“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经济问题,从而影响整体经济增长。通过对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测算,中国僵尸企业数量和比重在2008年危机后猛增,并且对市场中其他企业造成了挤出作用,阻碍高效率企业获得更多产出份额。采用HK经典模型结果显示,2011-2013年资源配置扭曲带来的总体效率损失为130%-140%,增长潜力巨大。
报告结束后,世经所的科研人员围绕报告资源错配、僵尸企业与经济增长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涉及经济危机带来的需求侧变化影响生产率测算、中国与日本僵尸企业问题产生机制差异、资源配置改善的定义等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