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垒 权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转换动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1-02浏览次数:72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指出了新常态下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意义和重要内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不少人认为,推行供给侧改革主要是缓解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也有的提出,改革供给侧的目的在于创造新供给进而激发新需求。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刚刚发布的《2016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也指出,在当前世界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着眼于解决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问题,注重通过推动供给端的结构性变革和制度性创新,既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也为世界经济走向稳定复苏做出新贡献。在讨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其中的重中之重与核心问题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探索增长新动力。这既是顺应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发展动力需要,更是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所在。
  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正在走向复苏,但新旧动力衔接不够,增长动力青黄不接。因此,全球复苏增长的实质,也是在酝酿培育全球新一轮长周期增长的新动力。从目前情况来看,一方面,传统增长动能已经丧失殆尽,另一方面,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呈现出端倪和突破,带动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并开始引发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世界经济正站在十分重要的新旧动力转换的历史时刻。
  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并且开始走向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同样也需要新的动力支撑。顺应新常态,重塑新动力,是经济保持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新的动力机制归根结底来自于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源自创新。未来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一方面来自以推动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的制度创新,另一方面则源于以催生新技术新产业为核心的科技创新。
  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打好一系列组合拳。这其中就包括一系列体制机制尤其是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金融制度方面的深化改革,使土地、劳动力、资本这三大基本要素在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驱动下自由流动、优化组合,进而实现效率提升和创新激活。不同于强调减税的“美式供给经济学”,也有别于倡导私有化的“英式供给经济学”,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和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主要强调通过增强制度供给与推动制度创新,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形成新主体、培育新动力,发展新产业。形成新主体,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企业、企业家、创业者等在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同时要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约束政府的“有形之手”,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培育新动力,即通过全面改革培育新的增长动力,通过全面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新产业,即尊重和顺应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及时淘汰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等,让市场及时出清,同时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等。
  打好一系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组合拳,一方面有益于增加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维度的制度有效供给,整体提升制度供给质量,从而在优化供给侧环境机制中,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激发微观主体创新、创业、创造的潜能,构建、塑造和强化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另一方面,全面深化供给端的体制机制改革,有利于进一步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形成“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从而深层次地释放制度红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充分涌流。
  (作者盛垒,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权衡,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解放日报》2016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