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齐聚上海 研讨中国金融对外开放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6-15浏览次数:111

612日,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上海社科院世经所联合主办的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国际金融论坛在上海隆重开幕。本届论坛以后危机时期全球金融体系重构与中国金融对外开放为主题,在金融危机后全球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探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路径,讨论我国如何通过一带一路与亚洲投资银行等多元化、多层级的金融机构、金融体系建设推进全球金融治理发挥作用,分析目前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与开放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突破性进展与重点难点问题,交流各个领域国际金融的重大理论前沿。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于信汇到会致辞。

本届论坛上,金融监管部门、科研机构与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全球金融体系重构背景下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发展路径与前景,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新型金融平台建设到中国加入SDR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完善,再到人民币国际化、债券市场的发展等金融产品的多样性发展,与会者纷纷畅所欲言。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发表题为“降息配合降准,稳定经济增长”的主旨演讲。他认为,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箱里面的工具还很多。本次降准起到了提高货币乘数、降低超出率与降低市场利率的效果。单方面下调准备金,只能解决商业银行的资金供应问题,只有降息配合降准,才能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资金需求问题,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而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正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好时期。盛松成说“现在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时候,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如果银行不稳健,对经济的影响破坏更大。”由于目前不良贷款增加,利率市场化使贷款利率不断下降,而存款利率没有变,存贷利差在缩小,我国银行利润增速下降。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着重讨论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各类储备货币的选择与发展空间。他认为超主权货币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可能只是理想目标,而不一定是现实的选择,将来的各种储备货币安排应该是互补关系。他谈到汇率制度选择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性。“随着中国货币可兑换和国际化程度提高,必须加快推进汇率形成的市场化。中国经济体量大,储备多,可能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吴俊发表了题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制建设”的主旨演讲,讲述了十多年来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路线图,目前“上海将在‘十三五’期间,按照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的要求,一方面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另外一方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内容,五年当中法治化是非常关键的基础,这也是我们开放的前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政经所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红指出,中国实际上是贷款出资的国家,在设计整个区域安排包括金砖银行的紧急救助库实际上都在强调条件性。所以不应单纯地反对结构性的制约,这是对我们贷款人的自我保护。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指出人民币进入SDR,有利于提高SDR的稳定性,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有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但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由于资本账户开放与修改外汇管理条例等方面的调整,人民币明年进入SDR的可能性较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政经所金融研究室主任刘东民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安全资产供不应求。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步骤之一是推动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券成为全球安全资产,其重点在推动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券的离岸发行,上海在这方面可以做出领先的示范。

复旦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指出,在目前不平衡的国际治理体系当中,新兴市场国家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都是以政治的力量实现的,中国只有通过强国战略,以亚投行、“一带一路”强化我们的微观基础,实现我们在宏观层面与权利、义务相匹配的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丽谈到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互动关系,应考虑在岸开放为离岸市场设立激励机制,比如与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离岸市场直接对接,类似于沪港通等方式,在岸开放与离岸市场形成良性互动的格局。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干杏娣研究发现,“十二五”期间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国际层面,即国际引力度方面比较低,与全球其他金融中心相比较,主要的问题在于国际化、市场化、创新性与吸引力不足。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自创立以来在国内学术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届论坛聚集了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普通高校等100多位专家学者,大家围绕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发表看法,积极探讨中国金融学理论和全球金融治理,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建议。
    6月12日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午间新闻连连看:“上海:2015国际金融论坛今在沪开讲”http://www.kankanews.com/a/2015-06-12/00168727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