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经所召开“欧债危机后的欧洲转型”国际研讨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1-29浏览次数:58

 

由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和上海社科院欧洲研究中心主办、上海欧洲学会协办的“欧债危机后的欧洲转型”国际研讨会于20131115日在我院小礼堂顺利召开,副院长谢京辉、世经所所长张幼文、德国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Thorsten Benner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上海社科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世经所副所长、上海欧洲学会会长徐明棋研究员主持。来自捷克、法国、匈牙利等国的外宾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世经所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围绕欧债危机对欧洲未来一体化的影响及欧洲在政治层面、经济层面和其他视角的转型表现等议题展开讨论。

关于欧债危机,与会专家认为,在欧洲中央银行承担最后贷款人角色后,狭义的欧债危机已经结束,危机国的国债收益率下降并已重返资本市场。但从广义上来看,现在还很难说欧洲已经完全走出了债务危机的阴影,欧洲的经济仍然停滞不前,各国的财政赤字和债务占比达标也还存在不确定性。德国思想上的障碍和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感,以及只顾欧洲内部而缺乏国际视野并缺乏欧洲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洲应对危机的能力。但与会专家也指出,不应过高估计德国在欧洲的角色,德国不可能也不愿在欧洲担任领导人角色。在领导力方面,欧洲也缺乏二战后那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人。

对于欧洲一体化,与会专家认为,欧债危机固然暴露出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在体制机制、经济竞争力、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的众多问题,但欧洲一体化的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当前的问题也不足以颠覆和否定欧洲一体化。应该肯定的是,欧洲一体化给欧洲带来了60多年的和平和较高的生活水平,欧盟对很多国家还有吸引力。事实上,欧洲在市场高度一体化的同时,忽略了制度、再分配和人民这三个层面的一体化,所以欧洲现在的一体化还不是成功的一体化。有专家指出,欧洲甚至可以通过让国家和民族脱钩,才能获得政治上可行的一体化基础。

关于欧洲国家的竞争力差距,与会专家认为,多样性、多元性并不一定成为欧洲一体化发展的障碍。其实中国、美国这样的主权国家内部各个地区间也存在较大差距,但仍可共存于同一货币区。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欧洲需要在其他方面推进改革并逐步完善一体化。

在欧美TTIP谈判上,双方会搁置争议达成一致。与会专家指出,欧洲应对债务危机采取的都是技术层面的措施,如建立财政纪律、银行联盟、欧洲稳定机制等,战略层面的问题却交给美国,如美国主导的TTIP谈判。尽管双方目前在谈判中存在多种分歧,如农业政策、市场开放、信息安全和政府采购等,但最终可能会在知识产权等具有共识的层面达成一致,并逐步深入合作。

在中欧经济合作方面,中东欧国家将会成为积极的参与者。与会专家指出,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在应对债务危机方面较为出色,财政赤字和债务有效降低,通胀率较低。这些国家不仅在欧盟具有一定的决策地位,也在经济上具备增长潜力。来自中国的投资解决了其危机后在资金上的短缺,双方还会在化工、通信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展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