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中国企业威胁了谁?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6-01-05浏览次数:849

跨国并购,中国企业威胁了谁?

近日来,中海油出价185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九大能源公司――优尼科石油公司在国际社会掀起一轮新的“中国振荡”,特别是一些美国政客,将近期中国企业的一连串跨国并购交易行为与上一世纪80年代的日本企业大举收购美国相提并论,并据此提出“中国企业正在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骇人听闻的论调。于是,一种“中国威胁论”的新变种“中国企业威胁论”也就在国际社会中应运而生,成为国外一些反华势力的借以指责中国的新借口。

    并购潮起,中国企业实力何来?

    进入2005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起云涌。年初联想并购IBM公司PC业务,随后,海尔又对美国第三大家电企业――美泰克出手,中海油出价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如果再加上此前TCL 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的电视业务和阿尔卡特的手机部门、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中,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频频出手国际并购市场。面对突如其来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浪潮,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的实力从何而来?究竟是什么一股力量在推动着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扩张。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积累的国家实力,是支撑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最根本的动力之源。中国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对外开放,已经积累了大量经济资源,特别是通过不断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实现GDP以年均9%左右的速度增长,大大地增强了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同时,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为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管理经验。在国家的综合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中国企业就一定会通过某种形式把这种国家实力显现出来。于是,“跨国并购”也就成为中国国际地位不断增强在微观领域的一种综合表现。

     其次,最近一段时期,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大力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激励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作用。党的“十六大”之后,“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论述频繁地出现在我国各级政府的文件之中,各级政府也纷纷采取措施激励企业对外投资。今年3月,上海市就曾经专门召开企业“走出去”战略工作会议,并正式出台了《上海市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三年行动方案(2005年-2007年)》。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快速实现“走出去”战略也就不足为奇。
第三,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日益增强,企业海外市场扩张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翻看近期的报刊,查阅近年的网络资迅,不难发现,有关企业国际化的新闻报道和国际经营管理培训简直铺天盖地,特别是一些通过外向型经济发展而不断壮大起来的大型企业,为了尽快地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发展目标,纷纷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进行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另外,一些企业也希望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来规避不断激化的国际贸易壁垒,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加稳固的市场地位,于是跨国并购也就成为一些企业管理层的“理性”选择。

    全球出击,中国企业剑指何方?

    当前出现的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热潮决非企业管理人员的一时冲动,也不是个别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偏好所致,而是中国企业基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需求,针对企业发展的国际、国内经营环境变化而做出的一种战略性反应。从近期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总体表现来看,几乎所有的跨国并购都是中国企业基于自身的长期经营战略对海外资源、能源、市场或者技术进行整合的一种战略行为。具体来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类:

    一是资源和能源。资源和能源是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考虑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国内资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如何获得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相对稳定的资源、能源供应也就成为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战略问题。虽然以前中国也曾经在海外的能源、资源领域进行过投资,但是,中国企业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感觉到能源、资源供给的重要性,可以说,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源、能源领域的并购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瓶颈而进行经营战略调整的一种表现。典型的例子是中海油和中石化,这些企业的跨国并购被国际社会视为既是一种企业行为,又是中国的一种国家战略。

    二是市场。传统上,中国企业通常通过贸易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但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国际贸易额的大幅提升,仅仅通过贸易的方式进行国际化经营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近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纷纷对我国的产品实施“反倾销”、“特保”等贸易限制措施,对我国的产品出口设置障碍。另外,由于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缺乏品牌和营销网络,难以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于是通过跨国并购尽快建立起中国企业的国际品牌并形成自己的营销网络,也就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种主要战略考虑。如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汽车、海尔收购美泰克等就是主要出于这种动机。

    三是技术。与资源和市场相比,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的缺失是中国企业的最大软肋之一。通过并购的方式直接接收外国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是中国企业尽快提升自己技术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一些企业也正是基于获取海外技术的考虑,出高价收购外国企业技术研发部门,从而避开知识产权保护的壁垒,直接进入国际技术创新网络之中。当然,由于国际技术创新竞争日益激烈,通过并购的方式很难获取前沿技术,但对于技术创新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企业而言,通过海外收购仍不失为中国企业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捷径。

    营造双赢,中国企业威胁了谁?

    中国企业大举跨国并购,引来了国际社会一片“狼来了”的呼声。其中,美国和日本是这种呼声中声调最高的两个国家。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并在技术领域对中国实施严格的技术出口管制,一些美国政客甚至将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视为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一种挑战,纷纷扬言要阻止中国企业对美国企业的收购行为。就连美国重量级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也发话说,若不是考虑到美国高度依赖中国买入美国债务和协助解决朝鲜问题的话,“如果由我来决定是否同意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我肯定说不”。但是,如果抛开意识形态不谈,仅仅就经济层面进行分析,我们似乎能够得出与美国政客截然相反的结论: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规模极为有限,对美国的经济安全几乎不会构成任何挑战。

    首先,虽然近期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被炒得沸沸扬扬,但是应该指出,截止目前,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额还极为有限,在全球并购交易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很低。据统计,2004年度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额约为245.4亿美元,而全球2004年头11个月的跨国并购金额就高达1.536亿美元,照此计算,在2004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占全球并购交易客的比重最多仅为1.5%,这与中国吸引外资占据世界第二的规模极不相衬,也不可能对世界上其它国家造成威胁。

    其次,目前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的交易对象大多是外国企业中处于经营困境中的部分业务部门,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策略取向主要是利用中国的廉价生产成本来盘活外国企业的这些亏损部门,而不是通过恶意收购行为来抢占外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可以说,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行为既是为了自身的发展,也是为了挽救被收购的外国企业,并购交易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交易双方的“双赢”,而不是威胁谁!

    第三,由于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相对有限,跨国并购之后的业务经营并不理想。在完成收购业务后,如何实现并购业务的成功整合,仍然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如TCL收购阿尔卡特及汤姆逊(Thomson)的手机业务后,今年的经营业绩却出现大幅度下降,这说明中国企业即使收购成功,也不会在短期内成长为对西方企业造成威胁的竞争对手。

    第四,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行为对世界市场的原有格局影响极为有限。如中海油拟收购的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油气产量只占全美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耗量的不到1%,并且中海油承诺收购成功之后,优尼科石油公司在美国所生产的石油和天然气将继续在美国市场销售,可见这次跨国并购并不会对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带来任何不利影响。

    当然,跨国并购作为一项不同国家企业间的交易,其对交易双方国家经济利益的影响确确实实是存在的。正如正常的国际贸易也存在贸易摩擦与贸易争端一样,跨国并购也必然会对交易双方的利益格局带来一定的影响。但问题在于,如果这种影响是基于双方的平等谈判而造成的,并且符合自由经济的原则,那么所谓的经济影响就应当视为正当的竞争,更不应从政治层面来加以抵制,也不能视为对某一国家的经济甚至国家安全的威胁。